hospital introduction
科室简介:
康复二病区现有医务人员25人,其中高级职称2人,中级职称3人,初级职称4人,硕士研究生7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,护理人员16人。
科室将中医传统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,集门诊、病房、康复中心、医、教、研为一体,主要开展神经系统康复、运动系统康复、小儿脑瘫康复。我科拥有德国进口上下肢MOTOmed训练仪、四肢联动训练仪、颈椎牵引仪、腰椎牵引床、微波治疗仪等一批先进的大型康复设备。长期以来,我科室坚持学习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针灸甲乙经》的针灸、康复学术思想,结合现代医学理论,坚持运用传统的针刺,刺血,火罐,火疗、艾灸、熏蒸、中药外敷、压灸、离子导入、小针刀、穴位埋线,针、灸结合,针、药结合,辨证刺井治疗中风、痴呆,小针刀结合艾灸治疗各类痛症,中医针灸疗法综合治疗等方法,发挥针灸疗法简、验、廉的特色疗法。我们的优势在于,通过长期积累和实践,我们对许多常见病、多发病摸索出简洁明快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,在针刺止痛,针刺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尤其擅长治疗中风后遗症、各类痛症、眩晕、耳鸣及耳聋。主要开展脑卒中、颅脑损伤、脊髓损伤、痴呆、骨折术后、眩晕、耳鸣、各类痛症,小儿脑瘫、小儿腹泻,小儿哮喘康复治疗,其中,脑卒中、颅脑损伤、脊髓损伤、各类痛症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科优势病种。我科室近年来主持、参与国家级、省厅级科研课题50余项,发表论文100余篇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科研成果3项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1项,获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专家介绍:
李飞,副教授,副主任医师,硕士生导师,科主任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二五”重点脑病专科学术继承人,安徽省第十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第五周期学术技术带头人(青年领军人才),安徽省“十二五”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(第二层次),安徽省“十二五”重点脑病专科学术继承人,安徽省第五批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——针灸治疗疑难病证创新团队骨干成员,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“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”委员会理事,中国针灸学会会员,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常务理事,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,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全国疼痛康复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。
2003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,毕业后留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。从事针灸学临床、教学及科研工作。主要研究方向: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其机理研究。主持、参与国家级、省厅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,发表论文60余篇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科研成果3项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,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1项,获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在各类痛证、眩晕、耳鸣、脑卒中、颅脑外伤、脊髓损伤、痴呆等方面形成了防治结合、中西医结合、针药结合的特色。此外对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性关节炎、痤疮、黄褐斑等治疗有较好疗效。
吴灵芝,副主任医师,医学硕士。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,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及脑外伤后遗症,肩周炎,面神经炎,腰腿痛,脊髓损伤,此外对小儿脑瘫、小儿脑炎后遗症、厌食症、小儿腹泻、哮喘亦有独特疗效。
科室位置:
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号楼3楼
科室电话:
0551-62668857